亚博足彩app,大发体育

图片
六盘水市积极探索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近年来,六盘水陆续完成了11.6万人口、752个自然村寨的移民搬迁。如何依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文化引领能力和群众认同感,应对由易地扶贫搬迁带来的生产资料和社会关系深层次的重组变革,实现从“搬得出”向“稳得住”“能致富”转变,六盘水紧紧抓住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机遇,在易扶安置点公共文化服务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打造了钟山区幸福里居委等8个易扶安置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点。

一、定标准,保质量。一是制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按照略高于国家和贵州省标准制定《六盘水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对设施建设、人才队伍、服务供给、运行保障、效能评价等五个方面进行标准化规定,保障搬迁群众基本公共文化权益。如规定安置点应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内设图书室、广播室等功能厅室,图书不少于1500册且保持每年更新,广播室配备播音器材。二是制定民族特色文化建设标准。支持有非遗传承、传统民俗、古民居建筑等文化资源富足的安置点建成民族特色文化安置点。建成后的安置点将有2名及以上文化讲解员,3支不少于20人以上的民族特色文艺团队,每年开展民族特色文化活动不少于2次,可持续开展乡村旅游、文化活动交流等,具有示范引领价值。目前水城县海坪彝族文化特色安置点建设成效已初步显现。三是制定文化志愿组织服务标准。通过招募志愿团队、组织培训等工作,建立安置点文化志愿组织服务体系。每个安置点最少建立一支文化志愿服务团队,每支团队不少于6名志愿者。志愿服务团队均由表演类志愿者、阅读引导类志愿者和非遗技能志愿者组成。鼓励“三支一扶”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等专兼职从事搬迁社区文化管理服务工作。目前全市78个易扶点均有对口联系的文化志愿者。四是制定文化效能评价标准。针对当前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低下的普遍性矛盾,在遵循创新、实用、可操作的原则下,建立服务效能评价监督机制。评价标准建立了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和政府购买服务丰富产品供给保障标准,探索了人大政协监督落实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督导考评机制。如每年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监督各安置点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数量和服务质量并公示监督结果。

二、兴工程,促发展。一是实施文旅融合扶贫工程。挖掘、开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传统文化,打造民族聚居安置点为民族风情园,开发民族特色文创产品。目前已建成“千户彝寨”“东关E寨”等民族风情园5个,将幸福里、东关E寨等安置点建设为文化助力脱贫示范基地,通过农民画创作、蜡染、刺绣等文创产品生产创收,带动近万名搬迁群众脱贫。拓展乡愁馆展示功能,除对农民经常使用的一些生产生活用具如石磨、锄头、?刀等用品进行展示外,还特意收集了当地老百姓认可的农特产品进行展销,创出了集乡愁回味和经济创收的双重功效。二是实施非遗传承富民工程。依托民族民间工艺传承培训、非遗传承人培训、锦绣计划培训、“三女”培训、“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规范化技能培训”等项目,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众化培训。2019年全市共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35期(场),培训5100余人次。打造“凉都锦绣坊”“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习所”等平台,推动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非遗产品“小型作坊”和“孵化器”。目前全市培育非遗扶贫就业工坊9个,如六枝特区落别易扶小区韦厚珍创办的合怡兴民族手工艺品坊带动当地农户46户168人就业。三是实施节日经济脱贫工程。通过举办民族艺术节培育特色民族节日品牌,以节促旅加快民族特色安置点农旅、文旅、体旅一体化发展。借助旅游资源优势和民族地区的区位优势,将先发展地区的客旅吸引到贫困地区,带动贫困地区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发展民族节日经济。如南开苗族跳花节已发展成为黔西北最大的小花苗节日集会地、中外有名的民俗民风艺术博览会。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游客参加彝族火把节、回族开斋节、仡佬族吃新节等民族特色节日,带动民族服饰、商品的销售,开辟节日商品销售市场。

三、开路径,谋创新。一是多方联动协同发展的工作模式。将党支部建在搬迁社区,实行安置点党建“第一责任人”制度,强化党建引领。目前已成立党支部38个,40个未成立党组织的安置点由迁入村(居)党组织管理。建立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工会、团委、妇联、财政等部门“各负其责、统筹管理”的议事协调机构,共同参与安置点公共文化建设。全市新建改建文化活动广场62个、图书室47个、广播室33个,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100%。所有文体设施均建在搬迁群众聚居地核心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扶持壮大民间社会文化力量,丰富搬迁群众文化生活。2019年以来各安置点共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3000余场次。二是共建共促共荣的良性循环模式。整合文化资源,孕育出了彝族火把节、苗族跳花节、回族开斋节、仡佬族吃新节等多姿多彩的节庆文化活动品牌以及少数民族蜡染、刺绣、挑花、镶缀、裁缝、服饰、竹编等特色手工,为文化资源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奠定基础。在现有的手工作坊、企业的基础上强化对民族服饰、根雕、蜡染、刺绣等民族民间工艺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引导产业提升和扩大规模,增强文化产品的吸引力。文化与旅游产业、资源开发等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形成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三是文化引导幸福搬迁的服务模式。在县级总馆、乡级分馆、村级服务点管理模式上拓展市级中心馆直接管理安置社区服务点,实现文化中心WIFI、数字资源、培训资源免费全覆盖,搬迁群众可享受到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用好新时代农民(市民、工人)讲习所,每月开展党建、法治、卫生、感恩教育等群众讲习活动,引导搬迁群众破除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厚葬薄养、封建迷信、酗酒赌博等各种陈规陋习,形成崇尚科学、文明、节俭、诚信的良好风尚。2019年以来评出易地扶贫搬迁文明家庭762户、易地扶贫搬迁勤劳致富模范户372户、易地扶贫搬迁身边好人384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